查看原文
其他

想要接纳,必须先学会恨

吴科英 三点一弯钩 2022-11-03
心乐土解忧回信


心乐土心里咨询中心

上海工作室咨询师吴科英

本文共3153字

预计阅读时间:8min


我七到九岁在姥姥家度过的,我姥姥做事认真什么事情都干得很好,对我的要求也比较高


比如我考试不是第一名,她会跟我说还有人比你考得好。


她要求我坐有站有站相,不要大声说话。我按照他的要求做了,我成为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,但是我心里总是很委屈,爱哭,无助,做什么事情没有主见。

 

不幸的是,九岁以后,我到我妈妈家生活了,她和我姥姥的生活,习惯完全相反。


做事拖沓,不善干家务,常常以生病身体弱为借口,逃避家人对指责。


妈妈懦弱胆小怕事,忍让,20岁以前我觉得我和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不是一家人,我跟他们不一样。

 

我长得漂亮学习好,考上了大学,妹妹长得不好看,比较活泼,外向学习一般化,我的弟弟由于妈妈溺爱学习也不是太好。


我能感受到爸爸妈妈最喜欢我了,在家里,特别是妈妈满足我的各种需要,我会指责她,大声说她这不对那不对


她对我的忍耐度极强,我指责她,她通常不吭声。

 

此刻现在我流了眼泪,我内疚自责后悔。我妈妈对我实在太好了,我恨我的姥姥,她对我太刻薄了。


我今年50岁了,我一直活在矛盾中,我是一个好妈妈一个好同事一个好媳妇,我是一个坏女儿,坏老婆。


我会经常指责我的老妈做得不好,对我老公现在也开始指责了。


我觉得我是巫婆和仙女的结合体,我太矛盾了。


我怎样才能接纳自己?


我老公是个心胸宽广踏实的人,我对他要求高,指责他,我内疚、恨自已怎么办呢?



清荷:

 

看到你的来信,感受到你的矛盾。


你描述到“我是一个好妈妈一个好同事一个好媳妇,我是一个坏女儿坏老婆”。


似乎,不同身份的你是截然对立的两端,就像你说的“巫婆和仙女的结合体”。


同时,我也感受到你的体验层面上的分裂:“我妈妈对我实在太好了”,“我恨我的姥姥”,“她对我太刻薄了”。


这么多分裂和对立的感受和体验,关于自己的,关于亲人的,可想而知,你非常痛苦。


我试着去理解和回答你,也许这篇回答会让你觉得舒服,但是也可能这篇回答让你觉得不舒服。


如果那样的话,你可以不必在意我说了什么,因为一切都只是猜想和推测。



01

 

在你的描述里面,有一个时间段没有,也就是7岁之前。我不知道你是故意忽略,还是真的不记得。


那个时间段,不知道你是怎么度过的?但是我想,它肯定和你到外婆家的体验是不一样的。


就好像,小小的你,一直生活在一个环境中,直到7岁,你去了外婆家。


然后,你开始被挑剔,被要求“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”。


想象一下,那样一个7岁女孩子的内心会发生一些什么呢?


有一个是肯定的,就是一种养育环境的忽然断裂。这种断裂,会激发这个7岁小女孩子内心里面的许多东西。


比如,她可能会有困惑:


  • 为什么妈妈会舍得我离开?

  • 为什么我必须得呆在这儿?


也许你有从父母那边得知的所有的合理的解释,但是那些解释,可能都没有办法在一个7岁小女孩的内心感受里面被理解。


因为她没有足够的心理资源,来应对这个环境突然变得严格的部分。


从你描述妈妈的状态,或许可以猜测,在妈妈养育你的时候,她未必很有经验,她和外婆给你的体验肯定是不一样的。


小孩子很自然地会觉得,她所遭遇到的事情肯定是有自己的原因,比如,因为自己不够好。


就像外婆跟你要求的那样,你好像也逐渐认可了那样的一种养育的要求,一度满足了外婆的标准,变得乖巧可爱。


但是内心里面,你或许会觉得“之所以那样,是因为我不够优秀”。


或许你也会把这点和“妈妈把你送到外婆家”联系起来。



在这个断裂的过程中,小孩子也会积累起来一点点越来越多的,对父母的失望,或者恨意。


因为太痛苦了,“你们怎么把我丢下,把我置于这样的环境”。


但是孩子怎么可以去恨父母呢?


这样的恨,是不被一个7岁孩子在意识层面可以接受的,这件事情,或者这样的想法和感情,太可怕了。


于是这些恨,这些自我怀疑,就会慢慢地变得不可意识。



02


然后,发生了你回家这件事情。你用了一个表述,“不幸的是”。


我想,你用这个表述,也许是真的从那一刻开始,你有了意识层面上真正痛苦的感觉,就是——我回到了妈妈的身边,但是心理上我和妈妈没有在一起


显然,首先是妈妈和外婆不同的部分,让你妈妈有许多的失望


一直以来,如果你没有见识到外婆的能干,或许你不会觉得妈妈的无能。


如果你没有在另一个环境里面认同了自己必须得优秀、必须得可爱,或许你也不觉得妈妈的无能软弱有什么多大的问题。


一个女人消极一点,总还是在传统家庭价值体系里面被接纳的。


然后很重要的是,妈妈身边,在你离开的时间里面,或者在你还没有离开之前的时间里面,在你感受里面,早已被弟弟妹妹占据了位置


你感觉到,“我和弟弟、妹妹、爸爸、妈妈不是一家人”,“我跟他们不一样”。


这里面,也许曾经被迫去外婆家生活开始发生的、你和父母之间关系的断裂,不仅没有机会得到修复,还被强化了。


同胞竞争、父母偏心,从来都是可能真是存在的,但是也可能是在幻想中被放大了和选择性关注的。



虽然你用自己的优秀,得到了父母的喜爱,但是这种喜爱是有基础的,也会让人充满怀疑的:


  • 你们是真的喜欢我吗?

  • 还是因为我优秀?


包括,你谈到,“妈妈对我的忍耐度极强”,也许这里面充满了因为当初你不在身边的内疚和补偿。


但这其实并不让人舒服,因为那样意味着,她没法像你希望的妈妈那样有力量。


也无法让你的攻击,能在一个有韧性的空间里面,被释放和化解中和。


在这里面,你没有谈到爸爸,我想没有谈到也是有意义的。


或许你对于爸爸,也有着无法述说的情感和情绪。




03


在短短几段你描述的你的童年经历里面,我读到了许多一个小女孩没有言说的痛苦


——在断裂式的养育体验里面包裹着,于是似乎就渐渐地把世界分裂成了好和坏,也把自己分裂成了仙女和巫婆。


因为没有心理空间和能量去消化整合这些体验,只能通过分裂让自己稍微好受一点,比如:


妈妈是好的,这样对妈妈的恨就不那么危及到仅有的一些安全连接;


外婆是坏的,带给我痛苦的是外婆,这样就不用恨妈妈了;


还有,我可能也是坏的,所以才会被“抛弃”。

 

同时,这样的一些分裂,意识和被压抑的感受的冲突,又会造成你在行动上和意识上的割裂:


我想爱妈妈,可是我没有办法爱。


我想爱老公,可是我没有办法爱。

 

或许,对妈妈和对老公的指责背后,隐藏地是希望被看到的曾经的伤害


——我被抛弃、被挑剔、被隔离,因为我可能是不值得被爱的,因为我不够好。


我要让你们体验到这个感觉,这才是我真实的体验。



写了这么多,还是没有想到该怎么办,因为确实很困难。


这种困难,在于你知道该怎么做,但是你做不到。


你已经尽量让自己去做得好了,比如“好妈妈好儿媳好同事”,你意识上完全知道一个人为人处世该怎样。


但是潜意识层面一个孩子压抑的情感,始终在那里发酵着。


它让你在面对着亲密的依恋对象的时候,比如妈妈和老公,无法好好地享受他们给你的爱,也无法给出你的爱。

 

所以,在讨论如何接纳自己,如何化解内疚之前,先试着看看,这个7岁的小女孩想要做些什么,也可以试着看看,你能为她做点什么?


如果有机会,可以和父母去回忆那些事情,多谈谈你的感受,也听听他们的那个时候的心情,甚至可以听谈谈他们如何看待你。


记住,只是谈话,不是追责。


重要的是,有机会让你心里面一分为二的那个“断裂”体验,发生变化,这个变化,必须由现在的,成人的你,来帮助她完成。

 

相信借由越来越多的感受和体验的完整呈现,你的情感会有变化,你的行为也会有变化。



本篇回信作者吴科英老师,“生而为女”女性团体正在招募中,

吴科英


心乐土心理咨询中心上海工作室咨询师,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取向咨询师。


国际自体心理学(IAPSP)学会会员;国际聚焦取向心理治疗师;全身聚焦取向心理治疗师;国际Focusing协会(TFI)会员;儿童游戏治疗师。


个人精神动力学体验5年并进行中、个人及团体督导300多小时,一对一督导、团体督导同时进行中。


心乐土团体小组正在报名中

点击了解更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